返回
頂部
華夏資訊
中華文化豐富多彩,其所蘊含的生命活力、生生不息的創造精神、深厚的人文底蘊以及獨特的審美觀念,吸引著一代代美術工作者墾耕于此。
從1909年中國最早有鏡框式舞臺的劇場上海新舞臺建成,到如今大劇院基本完成省級全覆蓋,原中國國家大劇院院長、中國劇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陳平直言,“可以說,中國已經到了劇院現代化的時代。”
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,博物館事業也要有新氣象、新作為。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,我國博物館主要承擔文物的收藏、保管、研究、展示、教育等職能,有些小型博物館仍以“保藏”文物為其主要工作。在新時代,博物館要與時代同步伐,增加、轉變其承擔的社會職能。
近些年來,隨著革命文物的保護利用不斷加大力度,旅游服務設施與服務水平不斷提升,紅色旅游逐漸成為潤物無聲、廣受歡迎的旅游形式,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旅游團隊前來開展活動,也吸引了不同年齡段的游客自發前來,在此找尋革命歷史的遺跡,感受理想信念的力量,汲取奮發向上的能量。